近境制作 X 豐聖大理石對談|一切都和情感傳遞有關。從藝術到大理石,探尋家的意義。
「任何事物最重要的,都是情感累積與連結。設計到最後不只是在解決機能,而是在情感傳遞。」
近境制作總監唐忠漢從事室內設計,著重家的樣貌,藉由空間事物的排列組合,創造出專屬於其、合乎於其日常生活的步調;而豐聖大理石的執行副總吳仲雲致力引進珍稀罕見的天然藝術石材,為空間提供豐富瑰麗的選擇,相互合作數年,以信任、執著與堅持,創造家的情感連結。
內容目錄
家的設計,如同音樂能觸動人心
唐忠漢與吳仲雲長久合作以來,以往溝通多半圍繞在石材與家的設計呈現,本次難得有機會暫時放下手邊工作進行對談,更進一步地傳遞出彼此的想法。
首先回溯起唐忠漢成為室內設計師的起源,他侃侃而談當初根本是誤打誤撞,求學時期認真念書、考試,直到大學填志願時,受到身邊朋友的影響才選了中原大學的室內設計系。從小用功讀書考試,從來沒有接觸過美術繪畫課程的他,從大一才開始慢慢認識、摸索,漸漸地開始對建築、室內設計產生興趣。
曾經72小時不間斷沒日沒夜地製作模型,卻不清楚眼前的意義,在那個指導老師不會明確給予目標的教育方針下,學生多半從摸索中認知學習,直到某天在通識課上被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在1979年獲頒日本建築學會獎的「住吉的長屋」深深吸引,從沒想過「家」、「空間」可以如此呈現,並影響著人的生活行為,課後到教室外的書攤買下兩本安藤忠雄的作品集拜讀,他形容那就像拿到一張珍貴的專輯唱片,書頁裡的空間影像如同音樂般觸動人心,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回憶。而那大學四年,也成為他設計旅途的啟蒙時期。
每種創作,都是傳遞情感的媒介
開啟了對建築的興趣之後,唐忠漢投入於對事物的觀察以及美的體驗,在乎著人與人之間有幾個手掌的距離,以人體工學的視角衡量尺度,努力達成每個環節,創造美好的空間感受。當吳仲雲問起唐忠漢,設計算不算是一種藝術創作時,他提到所謂藝術,猶如一首歌、一部電影、一個空間,它像是一個行為介質,借以和觀眾對話,傳遞感受。
唐忠漢分享行為藝術之母瑪莉娜・阿布拉莫維奇的故事,1988年她和戀人行為藝術之父屋雷,來到中國長城,兩人各自從山海關、嘉峪關朝長城中心的二郎山出發,耗時三個多月,徒步行走兩千多公里,終於會合之時,兩人激動地親吻、擁抱,並在事前就約定好,會面後便要結束十二年的戀人關係。
直到2010年,阿布拉莫維奇來到紐約MOMA現代藝術博物館,身穿紅服坐在一張木椅上,和每個來到她對面木椅上的人們對視,那些和她四目交接的人們,有的能長久凝視,有的則不禁潰堤,唯有一人讓阿布拉潸然淚下,那就是分手後三十年都不曾相見的屋雷,兩人握著手留下了一張稱為世紀復合的照片,而這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戀情,也為唐忠漢留下驚嘆。
2021年法國政府為紀念逝世的地景藝術家克里斯多與珍克勞德,將著名地標凱旋門「包裹」起來,實現這對藝術家夫妻六十年來的遺願。因為他們堅持想要完成作品的執著,才讓這件事情有了價值,也與觀眾產生連結。一旦看見了這些藝術背後所蘊含的創作精神,再回到室內設計面對處理人與生活的過程,以空間作為一種表現形式,促成感情連結,是唐忠漢從藝術中學習的呈現態度。
唯心主義,追求內心的哲學
唐忠漢繼續說著在室內設計範疇裡,如果能以材料本身體現情感連結,即是最直接本質的事情。而大理石正好是設計中可以使用到最久遠、珍貴的材料,其跟隨建築發展史最為悠久,無論從過去以至未來,其重要性與連結性都是不可抹滅的。吳仲雲便提到近期與近境制作合作的案例,為Mr. Shane Wang量身訂製的頂樓景觀宅,亦運用了大理石詮釋出居住者沈穩紳士的風尚質感。
石材在唐忠漢的設計裡,常作為空間主角表達氛圍,如奢華、寧靜等。倘若石材自身語彙過於強烈,便需要部分隱蔽的設計來融合空間,呼應東方所追求的唯心主義,追求內心的哲學,而非唯物。因而須思考材料適用與否,以及存在與否的必要性。
提升價值,創造藝術與生活的緊密關係
「有些特殊材質,必須要由特殊廠家來提供,這也是產生連結的關係。」唐忠漢談起與吳仲雲合作數年來的心得,豐聖大理石的團隊服務相當專業,常協助解決石材適用性與否的問題,不僅提供諸多珍稀、罕見的觀賞型藝術石材種類,在普遍百搭的石材中也能有相對優秀的演繹手法。
唐忠漢和吳仲雲接著談起產業的變化,提到過去普遍認為大理石是傳統重工業,但是在豐聖大理石轉型之後,除了親自到礦區採購石材,發掘並引進罕見的藝術大理石之外,更不惜重金打造全台唯一的千坪大理石潮流殿堂,運用展廳實際詮釋客廳、臥房、浴室等適用石材,拉近生活與藝術的距離,為業界引領改革。
透過空間展示石材,與前來參訪的顧客產生體驗,便能帶來情感傳遞,提升價值。也就猶如到米其林餐廳用餐時,飽足之餘,享受美食的過程會在人們心裡留下美好的回憶。在不同紋理、色澤的石材排列組合下,人們與之衍生共鳴,進而傳遞情感,累積起生活的回憶。
回歸本質,詮釋匠心
倘若每個人都能如此這般重視自己的努力,提高自身價值,便是完美詮釋了「匠心」精神。所有產業的堅持與執著皆適用於此,當此種方法不斷傳遞擴大,無形間形成文化,漸漸地也將形成產業態度,使每件事物的發展都更有價值。
唐忠漢亦談起空間的未來趨勢,一個空間的設計將會趨向去蕪存菁。當社會發展越趨複雜,生活亦將回歸簡單,減去顯而易見的設計,回歸本質,亦如同回到大理石本身作為一種石材的單純,探討本身存在的價值,珍視居住的意義,讓生活猶如藝術穿越時空,持續傳遞情感。
延伸閱讀
專訪維耕設計主持設計師蘇楠凱|空間設計,是一種共同創作的行為
原文出自:Vogue